• 手机版
   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
  • 关注官方公众号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

看看袁世凯的风水及至死没弄明白的一句隐语

查看数: 5528 | 评论数: 9 | 收藏 0
关灯 | 提示:支持键盘翻页<-左 右->
    组图打开中,请稍候......
发布时间: 2017-4-17 00:54

正文摘要:

20世纪初,中国社会错综复杂。一边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,一边是腐败的上层建筑和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。在鱼龙混杂、泥沙俱下的乱世中,历史有时候也会出现倒退和反复。9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,孙中山和 ...

回复

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7-4-17 03:10:53
外山百里作罗城。星峰顿伏落平去,外山隔水来相护。堪舆家要求的这些平原真龙大结的条件,袁氏祖坟是否具备呢?
风水意义非凡的曹河,其北面有灰黄、灰色亚砂土和粗细相间分布的黄泛沉积层,以南顿、城郊、丁集等地面积最大。韩岭冈在其中成西东向蜿蜒数十里,高出周围地面近两米,宛如一条玉带横亘于袁氏祖坟的北面作为倚靠。
袁氏祖坟南面,先有汾河、泥河由西向东横列而过,成冠带水。总体形势,近处为低洼开阔的明堂,往前则微微回朝,呈北低南高之势,于风水上具朝进明堂之义。再看四周地势,略高于坟,成整体维护之势,故出现“站在坟茔上看,此地高;在外面看,则洼”的现象。也就是说,看似平常的袁氏祖坟,实则有着古代堪舆家所说的平洋中的案山,前面河、湖齐备,水法颇佳。
自北而南分布于黄淮海大平原中南部的汾河、泥河、洪河、汝河、淮河,其规模一条比一条宏大。属淮河水系的汾河、泥河、洪河、汝河,受河南地势的影响,不约而同自西北流向东南,在袁氏祖坟的左前东南方向先后汇入淮河。发源于桐柏山的淮河,受到南部大别山脉的阻挡作用,大摇大摆地从西往东流去。起步阶段力量尚为弱小的淮河,沿途流经袁氏祖坟南面时不忘“招兵买马”,收集众水,得诸水加入后,声威大震,滚滚东流。这条长达1000公里的中原大河,在袁氏祖坟前约100公里距离上与其4条支流之间构成的聚合状态,正是风水学中备受推崇的众水合流、百水归堂吉局。

种种现象表明:袁氏祖坟具备了风水名家要求的大富贵地的有关条件,这里确实是一处难得的龙穴所在地。
近处案山佳美,那么,百里外山的罗城、南部远朝的大别山脉又是怎样的一种态势呢?
从更大一点的范围分析,袁氏祖坟坐空朝满的形势尤为明显。背靠万里无垠的中原大地,前朝除了地势的回朝和水的横列外,正前方100多公里处,大别山在子午向的袁氏祖坟的“午”方百里横朝。

大别山脉是淮阳山脉东段的主要组成部分,西至武胜关与桐柏山脉相接处,东南到长江岸边,沿鄂、豫、皖的边境呈北西西—南东东方向延伸,长达300公里,宽100—200公里,构成淮河、长江两大流域的主要分水岭,是中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中三条横向山脉之一,为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天然屏障。
大别山北部总的地势特点是山体破碎、山势较为低缓,山脉南高北低,向北依次降为低山和丘陵,然后过渡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。地貌类型以连绵起伏的低丘陵为主体,高丘陵和浅低山呈孤岛状突出在低丘陵之中,各种形态的河流谷地纵横交错,分布普遍。其中形态破碎、浑圆的丘陵组成了显著的波状起伏的丘陵地貌景观。

地质学角度上的大别山北部地区地貌,在风水上有些什么意义呢?
地貌上的支离破碎,实际上表现为山体之间缺乏联系,或连接松散。进入视野内的这些低山丘陵,大多呈浑圆金星、平坦土星状,山体独立,高差不明显。近看散乱无序,相互脱节,方圆周边难觅真正龙脉,整体缺乏中心,难分主次,远观则又有层次,秩序井然,连绵而有气势。从风水角度上看,大别山北部地区浑圆的丘陵波状起伏地貌,对袁氏祖坟客观上构成了十分难得的点兵状况,在袁氏祖坟前方形成了逐次升高、层层递进式的专有拜朝,而且数百里展开,东西两翼向北方略呈弯环状,对主穴有情朝拱。
741285741 发表于 2017-4-17 02:44:28
袁世凯鲜为人知的帝王风水
河南省项城县高寺镇袁阁村东北的一个小土坡上,清代以来埋葬着袁世凯众多的祖先。
袁氏祖坟采取集葬的形式,墓群圈地而建,占地 500平方米。43座坟一律坐北朝南,与故居同为子午向,取南北至尊之义。
在古代,人们视南为至尊,而视北为失败、臣服的象征,因此帝座和宫殿均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,坐北朝南。风水术中亦以南北子午线为至尊之向。然而,在地域广阔的中国,祖上风水出自南方的帝王,作为其风水之根的阴阳宅朝向大多视情而定,不尽合此规理。因此,出现北方多符,南方常背,南北有别的有趣现象。
自古以来,子午线的至尊地位一直得到风水师们的广泛尊重,南北有别的现象尚不足以推翻这一基于事实之上得出的结论。但如同人的出生不能只是依据十二生肖来判断吉凶祸福,必须结合年、月、日、时四柱综合分析的道理一样,光凭阴阳宅的朝向是无法确定某一龙穴的有无及贵贱的。命理中,无论哪种生肖属相,既有大吉,亦有大凶;二十四山中无论哪种山向,既有贵至王侯的尊崇显赫,也有贫寒百姓中的贱如草芥。堪舆实践证明,那种只有帝王才配享用子午至尊之向的说法是荒谬的。子午线并非是皇家的专利,平民也可使用;同理,坟墓朝向使用了子午至尊之向,即使龙真穴的,也不见得就能位居至尊。从风水角度看,王侯将相只能因龙而定,绝非因向而定,甚至因向定龙。归结到一点:龙的贵贱是龙脉的根本,只能由龙的出身决定。龙穴是否成立是第一位的,朝向从属于龙穴的有无。贵龙必有自然之向,龙穴朝向对龙的贵贱及龙穴成立与否并无直接影响。
南距长江300多公里的项城县高寺镇袁阁村,地形开阔,地貌简单,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着中国北方的风俗习惯。在风水上缔造袁氏家族数代显赫的功臣——袁世凯曾祖父袁耀东,就静静地安睡在村东北那片不起眼的坟地里,居尊位,于乾隆年间悄然下葬。

风水术中的敛葬大事,有是否“纳金”之说。要想墓穴发富发贵,要求被埋葬者出生年份与龙穴坐向必须相符,否则就为不纳金,不主吉凶或有凶无吉。何为相符?具体方法为:查明下葬者出生年之干支,从纳音五行中判明属性,与龙穴本身山龙所属五行相生、比和、或人(尸)克山龙为相合,宜葬;山龙克人(尸),葬之不宜。比如:故去之人出生年纳音为金,则山龙属金为比和,属水、土为相生,属木为人(尸)克山龙,均可;只有山龙为火,为不宜葬。

表面上看,“纳金”之说确有理论依据,但细究却又不然,事实多有不符。后述之毛泽东祖上真龙大结,就实为山龙克人(尸),与此相悖。因此,合则最好,不合亦不可深泥,应视情而定。
集葬地虽然坟连一片,但其中也有主次之分。集葬时一般按照主人的愿望安排具体位置及顺序,若多辈集葬,平行排列,则宜长者在后,晚辈居前,晚辈的头顶着长辈的脚,左右间隔、前后距离酌定。集葬地除了主穴外,其余多为陪葬而不主吉凶。祖先集葬一处的原因多种多样,但有一点是共同的,那就是集葬地已经被确认为吉地,暂时没有更好的坟地,或客观上不具备分葬条件不得已而为之。当然,民间也有另外一种情况,后代为图拜祭方便而将原来分葬多处的祖先骸骨集中起来,葬于一处。
liweihua 发表于 2017-4-17 02:37:07
对于种树,古人深有研究,十分注意其不同的功用。比如,明代《阳宅十书》认为:“东种桃柳(益马),西种栀榆,南种梅枣(益牛),北禁种杏。”又有:“中门有槐,富跚三世,宅后有榆,百鬼不近。宅东有杏凶,宅北有李、宅西有桃皆为淫邪,门庭前喜种双枣,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。”中国人喜欢种植柏树。柏树象征庄重、肃穆。松柏常青,“青”代表年轻,松柏坚韧不拔,象征了千古不朽的精神。在墓地种植柏树,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怀念。据《博物志》记载,墓地栽种柏树是从秦代开始的。在人们的默默拜祭中,柏树就有了神秘的色彩和神奇的传说。如今遍种杨树的袁氏祖坟,全无当初种满柏树的气氛。
据说,当时陈州府人称“宽五”的风水先生看了袁氏祖坟,不由大惊,本来踞张之态,变得极为谦恭,口称道:“两龙走势,一凤后翔,钟昆前峙,形似太极之圈,状如莲花开放,茔城收山川大地灵气,贵不可言,贵不可言!”袁世凯三女袁静雪在《我的父亲袁世凯》中坦承,风水先生认为,袁家坟茔“一边是龙,一边是凤,龙凤相配,主我家应该出一代帝王”。

可以看出,从风水先生到袁氏家人,对位于袁阁村的袁氏祖坟,认识高度一致:贵不可言,该出帝王。
而事实上,袁氏祖坟“贵不可言”确实应验了——因为出了个大总统袁世凯。“出帝王”的预言也不为过,只是昙花一现,打了折扣。这是为什么呢?

袁世凯帝王出身之谜
河南省地处华夏腹地,因辖境大部在黄河以南得名。相传,在帝舜时代,禹划中国为九州岛,河南属豫州,豫州位于九州岛之中,故称“中原”。河南面积16.7万平方公里,其中平原约占56%。省内既有中国地貌自西向东突变的特点,又有由北向南过渡的性质。西北和东南部为山地丘陵,东、北和西南部为广阔的平原和盆地。地势平坦的黄淮海大平原和南阳盆地是河南的两大平原。袁氏故居和祖坟就位于坦坦荡荡的黄淮海大平原的中南部。
羊舌琳瑜 发表于 2017-4-17 02:35:10
在这个呈点兵状的浩浩荡荡的专有拜朝队伍中,高居大别山上,海拔1534米、高耸峻拔的豫内第一高峰金刚台牵头居中,海拔千米以上的黄毛尖、黄柏山、九峰尖等诸峰分居左右,与其余嵯峨众峰构成充分展开,连袂横朝,向袁氏祖坟环顾拜伏。距离遥远,目力难及,但趋前登高望远,可见群山此起彼伏,像一张巨大的帐幕,面向北方迎风飘扬,好一派水星连绵的宏伟景观。
隽扩 发表于 2017-4-17 02:31:21
初临袁氏坟地,只见茫茫原野,万里无垠,看不出何处为高,哪里是低,只有错落的村庄、广袤的田野和遍种的杨树。在这种地方察龙观脉,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,点穴更是难上加难。
虽然一时看不出坟地的贵贱优劣,但也不能轻易否定其蕴藏的巨大价值。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著《龙经》云:“不知山穷落平处,穴在坪中贵无敌”,对平原地方的龙穴作出了高度的评价。《明山宝鉴》云:“平洋大地,认水为龙。水势若回,龙亦随住。一丈之山,胜彼千丈;一尺之山,胜彼千尺。”卜则巍云:“穷源千仞,不如平地一堆。”风水界前辈如此看重平原龙脉结作,绝非无凭无据。
曾扦点宋太祖赵匡胤祖坟之地的风水大师张子微,对在中原大地上寻龙点穴体会颇深,他慨叹曰:“中原平地及湖乡,行龙入地至难详,寻得龙来无穴下,茫茫阔远何相当。此名天平只看水,水绕弯环是穴中,若还舍水去寻穴,望望皆平无定踪。龙如逢水穴方止,无水拦断去不穷,诸公记此水龙诀,不与冈山一例同。”寥寥数语,张子微道出了平原穴法的艰难高深。
在平原中寻龙点穴,该如何着手呢?风水前辈总结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经验,值得参考。
《葬书》云:“地贵平夷,土贵有支。支之所起,气随而始,支之所终,气随而终。观支之法,隐隐隆隆,微妙玄通,吉在其中。”又云:“地有吉气,土随而起,支有止气,水随而比。势顺行动,回复始终,法葬其中,永吉无凶。”
对于平原穴法,杨筠松《龙经》说得较为详细:“莫道高山方有龙,却来平地失其踪,平洋龙从高处发,高起星峰低落穴。高山既论星峰起,平地两旁观水势,两水夹来是真龙”;“莫道高山龙易识,行到平洋失踪迹,藕断丝连正好寻,退卸愈多愈有力”;“凡到平阳莫认踪,只看水绕是真龙”;“相连相接下乡村,失迹遗踪细寻觅,气逢水界有佳期”;“平洋大地无影形,如灰抛线,相连相牵寻断绝。过时如雁列深云,藏时犹是泥中鳖”。

《画荚图》云:“平地之脉如草中之蛇,灰中之线,只看水分水聚之中,便是真气融结去处。”又云:“高山行龙,势落平地无踪无迹无龙虎,形如铺毡展席,散如碧玉之文,浪花滚月,雪里飘梅。如灰中之扯线,如草里之寻蛇,详加目力,细辨阴阳。切要诸水聚堂,朝对尊严。”
刘氏云:“中原百里千里皆为平地,虽有高形可寻,龙脉无穴可下。盖龙之隆隆隐伏间有得见处,然到作穴又无定踪,只看水之曲折如何。水若环绕拦截穴头,固为易见,不然水在前或后弯曲之处相当,即可定穴法。如无水处,虽有穴,亦必非龙脉尽处,不为端的。若以山乡之法取之,则失矣。”
吴公口诀云:“平洋之地,坦荡回野,踪迹隐伏,散换依稀,虽无峰峦之可证,亦有脉络之可求。须要辨其来历祖宗,以看出身降势,撒落平洋分毫之高者,即为山。分毫之低者,即为水。或隆隆似有,或隐隐如无,及至落穴之际,亦必微有形势之可指。山水趋迎,气脉藏聚,如珠江存荷叶之中,乃真结作也。”
古人认为,平原中的龙穴,若盏中之酥,云中之雁,灰中之线,草中之蛇。或沉潜或无影无形,或藏匿而失迹遗踪,生气行乎其间,微妙隐伏而难见,全在心之智目之明。

前辈风水师的经验之谈告诉我们,在平原寻龙点穴,要想在山地那样寻龙是异常艰难的,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看水。
袁氏祖坟周围数百里,无一高山。不但无山,连高垄也难觅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按照风水前辈的经验,不看山只看水,这在判定袁氏祖坟是否成立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因为审定平原来龙的艰难,清代初期勘定这座袁氏墓穴的风水师,也可以不究来龙,只需认定这里龙真穴的,即可着手点穴。但到了今天,我们对这座墓穴的分析判断若然还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,就难以令人信服,徒留主观臆测的意味。若不先搞清袁氏祖坟来龙的出身与贵贱,那么对其结作力量的把握也必然缺乏依据。
既然来龙如此重要,对判定袁世凯可否至帝王具有关键的作用,那么,袁氏祖坟的来龙是否有迹可寻呢?

在宽大平原中落脉的袁氏祖坟,虽然不像山地那样容易看清来龙去脉,但只要细细寻察,也还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的。
河南省内有一条重要的山脉,它就是从秦岭延伸到河南境内的伏牛山脉。袁氏祖坟所在的高寺镇南部地带大都为来自伏牛山的冲积沉积物。伏牛山脉西北—东南走向,长200余公里,宽约40— 70公里,形如卧牛,故称伏牛山。奇怪的是,伏牛山自豫西一路磅礴往东南东数百里后,至方城东北却突然中断,形成著名的“方城缺口”,龙脉随即沉降地下,潜伏不见。方城缺口长约30公里,宽约8—15公里,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堆积平原地带,缺口东南又是地势起伏的低山丘陵,成为沟通华北平原和南阳盆地、江汉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。

《河南省志》对伏牛山是这样介绍的:伏牛山脉规模巨大,山势异常高峻雄伟,主要是花岗岩山地。其中西北段山体宽阔完整,山势高峻雄伟,由此向东南分支解体,山势也逐渐低缓而分散,变为低山丘陵。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老君山、鸡角尖、石人山等,被称为河南省屋瓴。伏牛山脉东南段在玉皇顶以东的主脊分为两支。北支沿南召县与嵩县、鲁山县交界地带,呈东西方向一直延伸到方城缺口。
这条伏牛山脉,实际上就是袁氏祖坟的太祖。龙脉起自伏牛山的老君山,自西往东南东千里而至,一起一伏,先在平顶山南部方城一带突然中断,脉沉平洋,似匿藏不见,实则移步换形,脱蜕生变,龙脉隐隐约约,穿田过湖,继续东行,再经数百里田垄湖洼,纵横沟谷,在平原中反复脱卸融聚,最后到达袁氏祖坟,呈串珠状结作

从风水上看,龙脉自西而发,北作穴,南作朝,总体侧势结作的袁氏祖坟,是一条形势磅礴、脉理淹延的隐龙。
“千里来龙,不过一席之地。”袁氏祖坟的情况,正应了前辈大师的这句断语。从伏牛山的老君山起,龙脉先东南再一路东行,前段高为省脊,昂首长啸,后段深藏地下,若隐若现,牵连而至,期间大起大落,跨度达千里之遥,方才驻跸停顿,就地结穴,其龙之贵,力之大,实属罕见。

惊人发现:袁世凯百变归“蛙”
如前所述,前辈风水师几乎众口一词:水的分合聚散是判断和衡量平原龙穴是否成立及贵贱的唯一依据。
项城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向淮河冲积湖积平原过渡边缘之南,总的趋势平坦、开阔。境内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,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斜。谷、汾、泥三条主要河流两侧大小不等的浅平洼地和湖洼地呈串珠状排列。汾河沿岸南岸,十八里沟两侧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浅平洼地和湖洼地,呈南浅北深的箕状。境内有大小湖洼126个。
中原大地,一马平川。高寺镇北部,袁氏祖坟与袁氏故居所在的王明口镇,均属富水区,湖洼纵横。
馑锭丹 发表于 2017-4-17 02:28:28
祖先集葬一地的做法,民间较为少见。有条件的人家,除了夫妻外,一般不采取集葬的形式。因为那样会被认为是没有新风水接续,对后代的发展是一件不利的事情。
袁氏祖坟原来颇具规模。为了表达对先祖葬地的重视,袁甲三之子袁保恒在坟茔四周种满柏树。袁世凯发迹后,更是明令予以保护,四周建起一米多高的围墙,就像一处壁垒森严的领地。上世纪50年代,“窃国大盗”的祖坟进入铲除之列,围墙连坟全毁。好在袁阁村上千人,一个袁姓,一个祖宗,坟茔毁表不掘里。由于年久不事修缮,现存坟茔规模已明显不复当日,坟包低矮,杂草丛生。
金钱与友, 发表于 2017-4-17 02:04:51
袁世凯像蛙,这一话题在其生前无人敢提。死后既然身为窃国大盗,则一个“蛙”字也太抬举,被“革命党”改为了“蛤蟆”,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“癞”字。
风水术中的“喝形”,有其奥妙,不可随意为之。要根据所处环境,从形、神诸方面因素综合判断,作出准确的结论。而“喝形”一旦完成,就要根据其宜忌,因形施用,趋利避害。
orioncity 发表于 2017-4-17 01:59:38
据传,清末,袁世凯受朝廷排挤,解职归田,他怀疑自己家的祖墓有破绽,于是遍请风水名师看墓,都说是龙真穴的,向水相和,看不出任何破绽。有个叫佛隐的风水师在收到袁世凯的书信后也去看墓,认为墓地有朝有托,明堂宽广,诸般贵器罗列,乃大贵之地,只是在穴的前后左右遍筑墙垣,使龙身受制,气脉受阻,不能发旺,反受挫折。袁世凯认为佛隐的话有道理,于是命令工匠拆除围墙。过了3年,袁世凯果然出山做了民国元首。
应当说,这个叫佛隐的风水师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只是他所说的根据还不足,应当结合对袁氏祖坟“喝形”的结果加以说明,才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。而做到这一点,要看风水师在“喝形”上的功力如何,这方面,佛隐显然有所欠缺。懂得了袁氏祖坟踞塘蛙的风水结作,那么,遍筑墙垣就如同团团围住了踞于八塘边上的巨蛙。困住手脚的井底之蛙,又如何能在水塘湖洼中施展拳脚呢?
风水有时就是那么神奇!鱼蟹龟鳖之地不能大兴建筑,否则会妨碍其活动,弄巧成拙,求吉得凶;狮虎之地不宜敲锣打鼓,猛放鞭炮,大事庆祝,那样容易惊吓了神兽,带走了祥瑞。中国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,不全是迷信。

袁世凯到底凭什么称帝?
少时袁世凯曾作诗《言志》:“眼前龙虎斗不了,杀气直上干云霄。我欲向天张巨口,一口吞尽胡天骄。”八塘之蛙袁世凯,祖上风水足以支撑其身上充斥的那股吞天霸气吗?
令人称奇的是,少年毛泽东见识卓越,常借物抒怀,亦曾作诗《咏蛙》。此诗也可看作是一篇关于蛙的精妙评说,帮助我们从另一视角理解风水中“蛙”的气魄与能量,姑且借来一读: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杨树下养精神。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虫儿敢做声。”

在大自然中,蛙并不是凶猛之物。相比而言,还属于“弱肉”之列,随时可能被“强食”。但风水上的含义却不是这样。说其像蛙,属于风水术中“喝形”的范畴。是好风水具备、龙穴成立后的一种象形的命名而已,“喝形”结果与其本身风水的好坏贵贱并无直接联系。
象形中的“蛙”,实为威武金星,五星之首,形态非卧即立。若龙真穴的,贵至王侯极品犹如探囊取物。蛙居于塘边,据八塘之多之广,说明它就是这里独一无二的主人。在中原大地的这片土地上,袁氏祖坟的这只“蛙”,就是霸主。这种现象,与虎踞山林、蛟龙入海、狮伏百兽等具有同等意义。

对于袁氏祖坟,袁氏族人至今仍津津乐道其中奥秘。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他们对这里的风水深信不疑:站在坟茔上看,此地高;在外面看,则洼。
众多风水名家对平原穴法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,对风水实践具有指导意义。虽然明确了“平原无朝案”的概念,但堪舆家并没有否定山地、丘陵中朝案二山在平原中的功能、本质和应用意义,而是认为朝案二山在平原中的体现形式、判断方法必须适当改变,朝案二山在不同的地方应有不同的表现。《地学简明》:“察其隐隐隆隆之脊,或直或曲,动辄数十里或数里,始有水分八字之峡,或有石骨微露踪迹,或有银锭束气之脉,若前面遇水界截,则审随龙之水,及诸水聚处为明堂,以求穴向。其结穴处必然气聚。”《地理人子须知》说得更加明白:“诸家之说,大概平洋以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。隐隐隆隆,看两边分水,以认来龙之过度,突起支阜以认突,道之融结,又须有四畔罗城秀峰,前应后照,如列屏铺障,相与拥护,乃为尽善。”至于何者为朝案,“或田中草坪,或水界田岸,但微高者皆是朝案。”
qwersyj 发表于 2017-4-17 01:57:36
在袁阁村东北串珠形小土坡上的袁氏祖坟前面,原来就有八张池塘,至今尚存。
此八塘,风水上究竟有什么意义呢?
塘为聚气之验。八塘聚气,唯一能说明的是,此地不但龙穴成立,而且龙气之盛,异乎寻常。
事情很明显,如果袁氏祖坟是真正的龙穴所在,那么,必当贵显。
对袁坟周边的地貌形态,以前的风水先生各显其能,尽情发挥,有说龙虎凤齐备的,更有甚者,居然看出是太极图的两仪,并由此生发出种种联想,作为贵不可言的根据。
笔者临墓地研察时久,说其龙虎凤齐备,实在是虚妄之说、无稽之谈。不说平原穴法毋需龙虎凤证佐,坟地周边也根本不见龙虎凤之踪影。倒是状如太极图两仪的说法,表面上看似荒谬,但这种想象毕竟源自于实际地形所生发,反而有点接近事实。
细看袁氏祖坟所在地周边形势,通观全貌,此地就像一个扁平形、隐伏待机的水陆两栖动物,略高于八塘,盘踞在八塘之北。
古人对平原穴法做过深入的研究,提出了与山地、河川、丘陵等地形完全不同的系统理论。风水理论认为,龙分三势,其中之一为平受格。脉落平洋,一望无际,相牵相连,微有体势,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。并明确指出:平原无朝案。卜氏云:“势如浪涌,何须卓立之峰是也。”要平中有突,为得其体。袁氏祖坟的周边环境,正是如此。

三十六穴歌云:“平洋寻取地中凸,覆鼎真奇绝,顶上安坟最可求,迎取水来朝。”袁氏祖坟的穴位就点在扁平形的地中凸、覆鼎的顶部中央,不但切合实际地形,而且有着理论上的根据。
实际上,这个扁平椭圆、风水师说的像“太极图两仪”的小土坡乃是一只巨蛙,蛰伏在八塘边上,双眼炯炯,密切监视着八塘里的一举一动。随时准备纵身一跃,任意在它的领地内兴风作浪,翻江倒海。一蛙八塘,其据有领地之广大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不仅如此,观坟茔周边方圆数十里范围内,因其略为高大,再无一物可与之媲美或相克。据有八塘的这只巨蛙,不但享有塘的领地,还独居这片田野、湖洼纵横的富水区,活添了一种气吞山河、唯我独大、纵横疆场无敌手的感觉。
有趣的是,生活中的袁世凯,长的也是一副罗汉样,身长腿短,肚大腰粗,个头矮壮,活像一只憋气的青蛙。
民间传说,袁世凯是“西山十戾”中的“癞蛤蟆”投胎转世。短颈、短腿、粗腰,每当天阴下雨时,他都爱张口嘘气,这些在形象上都很像蛙。

威海市南海新区建辉路概念创客空间园A栋三楼303室

周一至周日:09:00-22:00 400-888-4568

扫码关注迪恩公众号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( 苏ICP备15919873号